風電“十二五”將超1億千瓦 并網將成關鍵詞(2012-08-14) |
根據日前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十二五”末,我國風電發展的目標是累計并網裝機超過1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900億千瓦時;到2020年,累計并網裝機2億千瓦以上,年發電量超過3800億千瓦時。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中,無論是目標數字,還是重大技術、重大政策的描述,“網”這一關鍵字都頻頻出現。 以“并網”為前提和目標,至此,我國“十二五”風電發展規劃終于敲定。 “并網”成風電裝機硬指標 此次確定的風電裝機目標,在數字上與此前業界的猜測基本吻合。然而,“累計并網裝機”的表述,給一系列數字都加上了一個“硬指標”。 可以看出,我國風電建設正逐步從最初追求規模和裝機的迅猛發展,變得更加謹慎、理智。如何減少“棄風”,更有效利用風能資源,國家已經給出了明確的限定概念———并網。 單從風電裝機來看,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風電大國。經初步統計,2011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接近180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達到6500萬千瓦。 然而,我國風電領域因為無法并網,“棄風”現象嚴重。從發電量比例來看,專家表示,業界公認,風電每年的發電量中大約有1/3的風電電量因為“棄風”而浪費。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發布的數據,2011年全國約有100億千瓦時左右風電電量由于被限發而浪費。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此次國家提出“并網”風電裝機的目標,強化了裝機的概念,提高了對風電并網的約束度。要減少“棄風”,解決辦法主要就是提高當地的消納能力和建設電網外輸通道。 建大電網促進風電接入 《規劃》中還提出,要建設東北、西北、華北北部和沿海地區的8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裝機規模占到全國規劃總規模的80%。 從電網區域劃分,上述風電基地均處于國家電網公司經營范圍內。該公司近日也對《規劃》中的風電問題進行了解讀。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數據,到2011年底,國家電網經營區內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4394萬千瓦,2006到2011年,風電裝機年均增長87.4%。到今年6月底,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已經突破5000萬千瓦,達到5026萬千瓦,同比增長33.5%。國家電網已經成為全球風電接入規模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正陵表示,由于風電和電網規劃銜接不夠、風電前期和建設周期大大短于電網建設周期以及近年來大量風電場被拆分等原因,風電并網問題始終是一道難題。 “2006年以來,我們累計投資458億元用于風電并網的建設。建設各電壓等級的并網線路2.5萬公里,國家批復的項目絕大多數都可以做到及時并網?!睆堈暾f。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2009年提出的“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思路,國家電網對8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消納和輸電做了研究,按照由近及遠,先省內后區域再全國的原則,提出了省內電網和跨區電網的建設方案,同時考慮和其他區域的電源配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規劃方案。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表示,今年5月14日,蒙東的風電發電量占到了72%,東三省通過跨省聯網接納了蒙東電網二分之一的風電電量。這說明在現有電網狀況下,利用大電網,充分挖掘電網潛力,可以做到盡可能多的消納風電。 分布式風電探索消納路徑 “在內陸山地、河谷、湖泊等風能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發揮距離電力負荷中心近、電網接入條件好的優勢,因地制宜開發中小型風電項目?!痹凇兑巹潯分?,再次對風電分布式發展作出規劃。 在今年3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十二五”第二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中,已經對分布式風電開發進行了部署。核準計劃共計列入項目裝機1492萬千瓦。其中,同意安排18個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總裝機83.7萬千瓦。 專家認為,列入核準計劃的18個分散式風電接入項目是我國首批真正意義上獲得國家批復的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具有極強的典型示范意義。 分布式風電項目開發,也是解決風電消納問題的一個有益進展。按照規定,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應按照《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指導意見》的有關要求,嚴格接入1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系統,在配電網內消納,并及時總結項目建設、接入電網技術要求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經驗。 同時專家也指出,分散式開發風電要注意避免集中式風電廠拆分為多個分散式風電廠。在第二批核準的18個分散式項目中,4.95萬千瓦項目的容量占比達到了83%、數量占比達到78%,有多個4.95萬千瓦項目為同一業主于同一地點建設。 |